【裁判者说】虚假交易转让房产逃避债务,债权人有权申请撤销
案件提要
债务人为逃避债务,在债权人向法院起诉前以虚假交易方式向他人转让房产,损害债权人合法权益的,债权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撤销交易行为。
争议焦点
债务人以虚假交易的形式将房屋转让,造成债务人名下无其他财产用于偿还债务,债权人是否可以申请撤销该交易行为。
基本案情
2010年至2019年间,刘某某先后向梁某某借款59万元。因刘某某未能如期偿还到期债务,梁某某于2020年1月9日向肇庆市怀集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2020年3月,法院判决刘某某返还梁某某借款本金59万元并支付利息。判决生效后,因刘某某未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,梁某某于2020年6月1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,但未发现刘某某有可供执行的足额财产。
刘某初系刘某某之子。2019年10月30日,刘某某、刘某初签订了《房地产买卖合同》,刘某某将名下房屋转让给刘某初,转让价格为33万元。2020年8月7日,梁某某以刘某某转让房产系逃避债务为由提起诉讼,请求撤销该房屋转让合同。
裁判结果
肇庆市怀集县人民法院一审认为,刘某初未就购房资金的来源、支付时间等证明房屋交易是否真实的事实提供充分的证据,且刘某初也没有证据证明其将33万元购房款实际交付刘某某,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。因此,认定刘某初与刘某某未发生真实的房屋交易事实,属于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。本案中,刘某某与梁某某的借款债务发生在前,在该债务尚未清偿的情况下,刘某某无偿转让房屋的行为极大地削弱了其偿债能力,造成刘某某名下无其他财产用于偿还债务,侵害了债权人梁某某的合法权益,梁某某请求撤销刘某某的房屋转让行为符合法律规定,应予以支持。刘某初不服,提起上诉。
肇庆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驳回上诉,维持原判。
典型意义
人无信不立,业无信不兴,国无信则衰。诚信既是个人安心立命的根本,也是社会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条件。诚信缺失的个人将失去他人的认可,诚信缺失的社会将失去和谐发展的基石。本案通过对房屋交易价格、资金来源、资金交易的方式等进行综合分析,认定了债务人虚假转让房产的事实,对债务人逃避债务的行为进行撤销,依法保护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。
来源: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
-
上一篇
-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