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以案释法】一案双解
“终于能给工人发工资了,让大伙过个喜庆年!”
“能分期,违约金也少了,还能接着合作,多亏了法官!”
工人们拿到了工资,两家公司的合作关系也得以延续。一个案件的调解,成功解决了两个难题。
这是1月17日发生在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南城人民法庭线上调解时的一幕。
事情要从几个月前说起。
某化工公司2021年4月起向某工程公司供应油品,后工程公司拖欠货款88万余元,化工公司多次催款未果,遂向法院提起诉讼。
接手案子后,南城法庭法官柯颖发现,案件事实清楚,判决不难,但判了后续可能还要执行,并不能案结事了。
还是要调解,柯颖心想,纠纷牵涉工人工资,只要能在年前化解,花再多时间也值得。
柯颖又进一步了解到,工程公司并非恶意拖欠,而是经营出现困难,于是马上开展背对背调解,建立微信群向双方释法说理,前后通电话20余次,在前期充分沟通的基础上,组织双方开展线上调解。
“我们是小本经营,十几个工人工资也拿不到,我都不知道怎么面对他们!”庭审现场,谢某一肚子苦水,表示自己真的很需要这笔钱,同时提出调解必须赔偿10万元违约金。
周某也一脸愁容:“欠钱是我们不对,能不能分期?违约金该付,但能少点不?”他坦言了自己的难处,“现在公司确实困难,临近过年公司用钱地方很多。”
柯颖拿出银行流水向谢某展示:“你看,工程公司确实不是恶意拖欠,前段时间也还了10万元,大家都不容易,希望能相互体谅,减少违约金赔偿。”柯颖耐心地向谢某分析利弊,如果执意继续打官司,将耗费更长时间,年前拿不到货款,工人工资也发不出去。
看到谢某神情有所缓和,柯颖又趁热打铁:“货款我让他想办法先还一部分,这样你能快点拿到钱,工人工资也能发,违约金适当减少点,怎么样?”
谢某在视频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,柯颖又马上转头和周某沟通。
“别人愿意降低违约金,就是想快点给工人发工资。你们能不能在年前凑钱先还一部分,让工人们都能过个好年?”她还向周某强调,调解后法院也会协调尽快解封公司银行账户,让公司恢复正常经营。
周某也慢慢被这些话打动,点了点头。
“柯法官说的话句句在理,我愿意降低违约金的赔偿。”谢某紧缩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。
最终,双方当庭达成调解协议:78万元货款分两期支付,违约金减至4万元。
随后,双方愉快地签下了调解协议书,于是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。
来源: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
-
上一篇
-
下一篇